Real Life 202312-18
- holydamn20beta
- 2023年12月6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之四 一個人會覺得泥巴水好喝,那是因為所有的水都被拿走,他的選項只有泥巴水與更髒的水溝水。 甚至, 當一個人所有的水都被拿走,活在只有水溝水的世界,當他聽到接下來要開放泥巴水, 他會歌功頌德! 這叫本村人的政治藝術, 爛到極點之後,所有與「更好」有一絲一毫相似之處的東西,都令人感恩戴德! 就如同有膽不務正業跑校園一千多次(沒記錯的話)去『幫學校解決問題』, 還有臉拿出來彰顯自己認真負責,功在校園的立委一樣。 上面那兩行大家一直都覺得理所當然,本該如此, 殊不知,那是行政的事!那根本不是國會議員該作的事! 如果真要牽強附會到扯出一些從獨特的角度看來會與議員職責有點關連的瓜葛, 那也是地方議員的瓜葛! 那是縣議員、市議員的工作! 不是中央民代在關心的事! 立委所有的職責,都在立法院裡。 立委離開立法院去辦事,都是為了瞭解法案與預算案的真相與細節。 所謂的『監督』,都離不開法定職責,立法、預算、 條約、戒嚴! 就連大家耳熟能詳的『選民服務』,都是拿稅金不辦正事, 那根本不是議員該作的事! 在二十多年前,所謂的選民服務根本是眾人撻伐的惡形惡狀!!! 根本見不得光!!!
政黨奪取主權
政黨奪取主權:主權不在民
大家發現了嗎? 政黨將不分區立委解讀成政黨名單不需有民意基礎,不需要人民授權。 根本是專制濫權,讓政黨凌駕於民意之上。 立法院所有的地位,都是出於我國至高無上的四個字:主權在民! 行政的天條之所以會是依法行政,就是因為主權在民, 民眾授權立委審理權力義務規範,立委立的法、立委審的法就是民眾同意的法, 因為所有的法律,每一個條文裡的每一個字,都有民眾的授權, 所以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機關的天條,因為法就是民意,依法行政就是主權在民! 這就是為何立委三讀有一讀是文字審! 要依法行政,就必需「每一字一句」都有實質的民意授權! 然而, 當前不分區的解讀法,這些政黨的解讀法,對不起,三成的主權是政黨的,與民眾無關!! 那是違憲! 修憲後到現在的不分區,全都是違憲!! 聽說之前的選舉會有憲法學者探討憲法? 今年我有幸見識了憲法學者的風範,教授與中研院院士。 難怪, 我這個剛開始看立委不到一個月的庶民都能發現國家的主權被政黨強取豪奪了, 這種混帳事居然可以持續了整整十九年!
政黨奪取主權:途徑
憲法是沒有不分區這種東西的。 民國八十年四月二十二日第一次修憲才在憲法出現『不分區』這概念。 這是在李登輝當選總統,取得那年代的正式授權的隔年。 憲法出現不分區國代這概念,弱化各省國代影響力的下個月,就是終止動員勘亂。 第一次修憲已經因應了政府在臺灣,臺灣人口比例就是比各省多的現實,提高了臺灣在國民大會的名額, 這個時候李登輝已經有廢止國民大會的打算, 帶有民意性質,原本以省為單位、或是以人口為單位的立法與監察,都改成以臺灣為主。 不再有各省。 這也是現在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中國的起點。 大陸的中國?呵…那是叛國成功。 既然是叛國後另立新國,我們的中國與共產黨中國就不會是同一種東西。 不分區才是我們的重點, 第三次修憲,開始從人民手中奪取主權。 將原本五名不分區國代,提高到八十名不分區國代。 立委維持在三十名不分區。 僑居國外國民六人,與全國不分區三十人。採政黨比例方式選出之。 第四次修憲,86年7月18日。 再次強調僑居國外與不分區都是政黨比例。 與人民無關。 取消真正附合主權在民的立委人口比例制,改為沒有任何憲法價值依據的一刀切上限225人。 每縣市最低一人,最高無上限,立委名額的明確產出方式被取消,改為國民大會說了算。 不分區提高到41人,18%。 第七次修憲,民國93年8月23日。 圖窮匕現。 花了13年,七次修憲,慢慢舖陳,在陳水扁手上,終於展示了13年前置入「不分區」這個概念的目的。 廢國大,立委一刀切成113人,不分區與僑居34人,依政黨名單投票。 從此有所謂的安全名單。黨爭得夠好,就一定能進國會的安全名單。 與民意無關。 政黨說了算的安全名單。 從此有三成的投票徙具形式。 從此三成的主權被政黨奪走。 從此所有的法律只有七成的民意基礎。 法律是行政命令的法源。 法律被污染,行政命令當然也不再純粹。
政黨奪取主權:被巧取豪奪的國家
聽說,許多人在讚揚李登輝對民主的貢獻? 主權都在他手上被挖走了三成還可以誇成民主先生? 李登輝花了整整十三年,一步一步製造不分區這種主權在政黨的產物, 從此不分區不僅是黨爭的工具,還是政黨凌駕於每一個國民之上的保證! 當然,不分區有合憲解釋,也有不合憲解釋。 當然,沒打奪取主權就不會第一次修憲就置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不分區這概念。 從此體制裡政黨才是國家所有權力的來源,你我各位只是走投票過場的工具。 因為分區也是政黨的人。 政黨掌握了分區的競選資源,想連任就必需接受政黨的制約。 就算所有選民集體反抗,所有分區全部從缺。 只要政黨自己投票,相對多數就是政黨取得主權的保證。 不表態也是權力,相對多數從來不是問題。 甚至連舖陳導演出「三成主權在政黨的體制,全部主權在政黨的現實」這種憲法,都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所有政黨都正大光明採用違憲解釋。 問題在於我們都沒有意見。 問題在於我們認為政治是某種類似興趣的副產品。 問題在於我們從來不認為政治就是怎麼找別人來管理我們自己, 要找什麼人,要讓這些不知從哪找來的不知什麼人,用什麼方法與態度管理我們自己的事。 身民主中的我們從來不認為民主是自己的事。 我們只認為民主是該給我們的東西。 生活還是要過,如此而已,再無其他。 時至今日。 積非成是是我們眼中最符合現實的事。 我們就是有這種見鬼的價值。
擁有主權的政黨
如果說,這是泛綠的陰謀。 對不起,泛藍也樂在其中。 『之一』就是在說現在的泛藍是什麼。 泛綠之外的, 理應是最悍衛國家的, 大家以為會悍衛國家體制的, 泛藍, 到底是什麼。 (未完未校) 第二○三、 透視感讓單眼視覺懂得模仿雙眼視覺的能力,用一張圖,憑一個畫面,在認知裡重建物體距離感。 是的,是在認知裡重建。 透視感是一種統計出來的協定,也是一種字典,凡是符合這種分佈與面積變化的,都符合透視, 都能查詢出距離,甚至是真實面積的比例。 單眼視覺是平面的,沒有體積,只有色塊的面積。 單眼視覺得到的體積,是透視感的產出,是查詢之後再加以計算的結果,不是用來查詢的依據。 大家發現了嗎? 就連我自己, 也只是剛剛正經注視立委體制不滿一個月而已。 如果不是 2024。 同時,也正因為是 2024,而放眼所及的政黨,諸目望去的權力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