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al Life 202312-12

  • holydamn20beta
  • 2023年12月4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如果二十年算一個世代,三十歲到五十歲這個世代,從較資深員工到中低階主管的大宗這一代, 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會投的,有多少? 不論是哪個縣市,不論是親友街坊鄰居,鄉里耆老,甚至是同事, 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會投的,有多少? 我想,答案一定是:很少。 所以,我們換個方式問。 三十歲到五十歲這個世代,較資深員工到中低階主管的大宗這一代, 正在照顧上下兩代的時候,經濟壓力正大的時候。 對候選人的認知,對政局的理解,對國家的處境的瞭解, 是怎麼來的? 自己看政論節目?自己看新聞,都聽別人說? 所以,他們對政治的理解,是自己分辨的,還是被灌輸的? 所以,他們憑著被灌輸的認知去作出自由意志的選擇, 這選擇,是他們自己的,還是別人說的? 我想,政治冷感的大宗,應該就是這個世代。 我想,客觀上最容易影響的,應該也是這個世代。 正因為冷感,乾涸,所以謹有的,是最容易成為刻板印象的。 世上最大的冰山從南極漂走了。 一、所以南極剩下來的都是小型冰山? 二、都是零碎的冰山? 三、所以南極的冰山要融光了? 印象能建立到哪一層,就有多少選票。 然而,這世上最大的冰山,也就南投縣大小。 沒有陸塊的形象,也不過就是一塊冰。 由此可見南極的冰山體積都不大, 本來就如此,漂走一片南投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樣,印象能建立到哪一層,就有多少選票。 政治冷感造成的資訊稀缺,就是容易建立刻板印象。 這還沒提到在引導思考,利用個人在粗淺思考後獲得的成就感。 所以, 這個世代『投票』忠於自由意志,不受他人影響。 但這個世代理性幻覺太重,『政治認知』太容易受影響。 再加碼。 差不多是我們這社會經濟壓力最大的這個階段, 候選人的好壞, 政局的生態, 國家的處境, 對他們,有差嗎? 無論如何壓力就是這麼大,每個月就是要孝親育子車房貸, 以我們的工時與薪資, 是熱衷於政治的多,還是重心在家庭、經濟與生活的比較多? 投票時,是自己去接受理解與判斷的多,還是道聽塗說的多? 是僅接受熱門標題,還是深度閱讀與思考? 我猜,這個世代容易被政治操作的程度,絕對沒有想像中的小。 尤其是當他的薪資在中位數附近,甚至是中位數以下。 繼續。 之前看到有人莫名高姿態的主張,那些不參與鄰里地區賢達耆老群體的,是個人與社會的聯結太淺。 這話沒錯。 而且會越來沒錯。 這就是時代的趨勢。 這就是低薪高工時與高物價,加上數位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 都市化擴大政治群體,但是政治群體數量有限。 都市化淘汰地緣人際群體,最終聯結較深的是帶有地方色彩的組織,這八年這種組織雖有擴張,但擴張的內涵大多是下一個世代, 完全吃網路的世代。 最終的結果就是,就算什麼都不作,光靠媒體與網路,就能自然而然在全國各地製造出越來越多的淺色,甚至是中間選民。 當然,這裡的淺色與中間,是指立場可以堅定,也可以變換不定。 端看接收到的媒體與網路怎麼說。 也就是說,其實三十歲到五十歲這個世代, 雖是靠自己的意志投票,個人政治資訊卻仰賴生活週遭與媒體的灌輸,算半個空有肉身。 卻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社交圈與傳統社會型態越來越遠的世代。 這是最吃網路與媒體的搖擺世代。 這是最以為自己在理性投票,卻總是被媒體左右,缺乏批判性思考,實際上總是被風向影響的世代。 這就是為什麼地方很吃造勢。一方面試圖加深地方勢力主導的社會聯結,另一方面,是放送不需思考的政治速食資訊。 雙管齊下來壓制網路與媒體的影響力。 沒什麼牢不可破的, 尤其當這個世代發現週遭的資訊與網路媒體有重大落差,而且,看來,網路媒體揭露的才是真的, 並且,週遭的,暗合著網路媒體所揭露的,沒有網路與媒體就很難,甚至是無法被揭露的, 利益面、黑暗面、勾結面。 只有不重視而已,沒什麼牢不可破的。 再來。 圈一些人,貼一些標籤,編一些故事,這是認知作戰的基本動作。 就如同,三十歲到五十歲這個群體。 愛自己決定,政治道聽塗說,自以為理性地投著別人要他投的票。 這與認知作戰的差別, 在哪裡? 所有的論述都有對象、切入點,與論述本身, 對象普不普遍?切入點常不常見?是不是以偏概全? 論述五花八門,難以一言定之, 就如同仿冒的手法多如繁星,在見到之前,沒人有辦法預知。 辨識仿冒品只能靠自己累積經驗。 辨識論述也是。 所有文字都是為了傳遞認知,就連數字也是。 所有文章都是為了傳遞觀點,我的文章也是。 是偏頗還是強詞奪理,在頗偏與強詞奪理之餘, 是為了混淆你的價值,還是為了傳遞有意義價值, 是用高明的手法說著生動的故事,還是蹩腳的文字磕磕絆絆地說正經的故事, 還是根本是虛假的故事,沒有聽的價值。 是為了對付你正常的認知,還是為了幫助你的認知, 是為了某些群體的利益,還是為了對付某些群體。 就如同我這篇的主題在說地方選票並非牢不可破。 文章要帶你去哪裡,沿路上有什麼光景, 這中間有太多微妙的界限,不適用過於簡單的原則。 我圈了一些人,我貼了一些標籤,我提出一些論述, 我在說只有不重視,不會有地方鐵票倉, 我在說請你讀文章時小心點,接收資訊時多想想, 我在說你應該要有批判性思考,你要挑戰作者的思維, 以及你自己的思維。 我在說所有文章都有共性,我在說, 分辨意圖,是讀者的責任。 當然,我必需說,如果依我過去兩年的經驗,都被認知作戰成功, 我一定會有激烈的反擊。 這就是我的態度。 是傲慢,自大,還是輸不起, 我的目的是什麼, 也是該由你來分辨的。 還沒完。 總統針對國家的存續表達了聽起來很像擦邊的意見。 現任是上一任民進黨黨魁。 全國最特殊的身份。 雖然我覺得沒那麼見仁見智,但是我能肯定絕對人有會說是見仁見智。 黨政分離有優勢。 與此同時。 大家發現了嗎? 這些人參與國事二、三十年的成果,把持國政二、三十年的成果, 就是外國人覺得可以直接公開說「你這個國家可以叫別的名字,你這個國家可以被併吞」。 而這些人居然連一點意見也沒有。 而且這些人裡有這個國家的建立者, 而且這些人自認是國家的領導者。 而且這些人在正在競選總統。 而且這些人都不是政治菜鳥。 而且這些人就是連一點意見都沒有。 像不像? 腦殘又露餡。 在我寫完這兩句粗體字:**愛自己決定,政治道聽塗說,自以為理性地投著別人要他投的票。**時, 又是一下。 看來文章一開始寫得像是「對付地方勢力團塊的方法」有可能要被推翻時, 有人很不滿意。 我說過,民進黨正經會很感謝你。 也就是說, 看來最初罵白痴罵得沒錯, 跟我討證據就是很無恥沒錯! 嗯,寫這兩句時又有意見了。 看來到目前為止我沒作錯什麼。 大家看好了,請大家記清楚了。 哦!聽說,我前兩天要大家記得這些人的作風, 有人在虧,我是在說『勿忘我』? 我說過,能讓我覺得白痴,甚至是白痴腦殘的, 能讓我一口一個低能的。 這麼激烈的詞彙能讓我一直用的。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Real Life 2405-06

Halo 聽說瘋起來連自己都反??? 制止暴力犯罪的方法很多, 從社會教育作起。 強化懲罰制度。 精心設計矯正。 連坐家族。 連坐組織。 或者, 針對犯罪者個人的嚴刑峻法: 只要犯的次數夠多,就往往會趨近於: 1. 犯罪 1 次關20天。 2. 能假釋就犯罪 1...

 
 
Real Life 202404-06, 08

sense 釋字 585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qWlzhVcoijIPvoQ0aJL3g1rjx_ZW7Cym/view?usp=drive_link

 
 
Real Life - Stench of The Politics of This Country

Rage of People 第二八三、 第二個問題就是能夠解釋幾乎所有我們所遭遇到的問題。 請問, 我們在多少年前, 就有能力控制那數量龐大又流轉不休的空中陣地軍?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驚人。 第二八四、 至少二十年! ...

 
 

Commenti


Non puoi più commentare questo post. Contatta il proprietario del sito per avere più informazioni.

©2023 Ugly Deeds 版權所有。透過 Wix.com 製作的理想網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