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ly Deeds 202310-41
- holydamn20beta
- 2023年10月3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之一 民主與專制有兩個主要的差別。 第一,至高規範。 民主國的至規範則是憲法, 專制國的至高規範是權位者的意志。 或者說,權位者的創意。 第二,至高原則的差別,決定了法律實質規範的對象。 民主國的法律適用於每一個人, 而專制的權力者,其權位越高,越接近國家最頂層規範的來源,當然就越不受法律的規範。 至高規範:憲法或領導者意志。 規範對象:所有人或僅平民。 民主國主要有兩種法律系統,成文法與不成文化。 這兩者有許多差別,我們今天要談的只有兩點。 第一,規範產生的方向。 成文法系是由至高價值推衍出最高規範,再由最高規範依序推衍出整個國家的規範。 「在各種態樣中如何滿足並彰顯價值」,是將價值套用到現實的系統。 不成文法系是由數量眾多的實例來歸納整理出有共識的原則,再拿這原則去要求未來的裁判。 「從各種態樣中推導出公認的價值」,是由現實統計出價值的系統。 成文法與不成文的方向截然相反。 第二、規範產生的方向,決定了規範的性質。 成文法系是從價值到規範的流程,是己身所從出到從己身所出的邏輯演繹。 就像數學證明題,中間步驟看到 1 + 1 = 11,後面的步驟就此失去意義。 將這樣的概念化為規範,就成了法律位階與授權。 就如同畫作無法決定畫家的生老病死,被授權的也無法回過頭來否定授權的。 這種源頭至上的邏輯現實造就了成文化系的憲法多半為剛性憲法。 考慮到現實與未來,價值推衍出的規範要回過頭來否定價值也不是不行, 只是,被授權的多如繁星,牽一髮而動全身, 否定授權的過程絕對不像被授權那麼簡單。 不成文法系就單純多了。 如果說成文法系是數學證明題,那不成文法系就是存在即合理的統計。 既是由現實歸納規範,由規範歸納出來的至高價值自然也會被現實左右。 憲法比較類似現實的產物,要修改這樣的憲法,難度當然比較低。 邏輯演繹的憲法太善變,演繹出的整套法系也會跟著善變。 一、 至高規範:憲法或領導者意志。 二、 規範對象:所有人或僅平民。 三、 邏輯演繹的憲法太善變,演繹出的整套法系也會跟著善變。 大家千萬不要忘了,有很多東西是一起上台的。 例如,內閣制、聯合政府、總統個人廢考監。 聯合政府說穿了就是國民黨為了取得執政權而去尋求混混的支持。 除非國民黨要出手洗白民眾堂這稱號,否則, 「民眾堂」這三字道盡聯合政府的一切。 或許「4%的民眾堂」會是更強力的闡述。 內閣制的潛臺詞是,既然2023演過一輪了,這戲也就不必再演了, 以後國家領導人就政黨密室協商就好了。 不會國防,不會科技,不會房價,不會能源,但是超得意超會喬的人上人, 決定要以後國家領導人他們喬就好。 意思是說,不只是沒收了實權領導人的直選,也沒收了對實權領導人的罷免複決權。 以後,就他們說了算。 他們想捧的沒人動得了,他們想拉下來的沒人保得住。 這是最理想最美好的情況。 最可能發生的, 是沒有他們過不了的法案,也不會有他們不想過的法案,並且, 他們想捧的沒人動得了,他們想拉下來的沒人保得住。 不是四年或八年,而是從今以後都是如此,沒有盡頭。 以私害公是大家最痛恨的事,負義與市惠也是, 當不到24小時的病房遇上國家, 原本難以加諸一字的,三次,剩一次。 原本必定嚴加撻伐的,三次,剩一次。 並且,再奉上一次。 當然,我必需非常誠懇地說, 若有任何人覺得不妥,不管是誰, 請在不特定第三人得以共見共識的地方公開說。 請不要誤會。 我不是在尋求認同。 我是接受挑戰。
留言